1. 首页 > 佛家思想 > 佛家文化

《传习录》钱德洪录五: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

传习录》钱德洪录五: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

《传习录》钱德洪录五: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

《传习录》钱德洪录五

先生曰:“仙家说到虚,圣人岂能虚上加得一毫实?佛氏说到无,圣人岂能无上加得一毫有?但仙家说虚从养生上来,佛氏说无从出离生死苦海上来,却于本体上加却这些子意思在,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色了,便于本体有障碍。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在。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圣人只得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

或问:“释氏亦务养心,然要之不可以治天下,何也?”

先生曰:“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作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

或问异端。

先生曰:“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

《传习录》钱德洪录五: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

儒家、佛家、道家的区别】

这一章先生谈到儒、释、道三家学问的区别,个人建议,求同存异即可。

道家讲“虚其心”,从养生的发心上来,佛家讲“空、无”儒家道家佛家在文化上的区别有哪些,从解脱轮回的发心上来,有此二心在,良知就有障碍。

儒家主张恢复良知的本色,心的本原上没有一个目的在,是澄净的。良知之虚,即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即是太虚之无形。

凡是有形、有相的事物,皆是在太虚无形中发挥作用,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纳天地万物都在我良知之中。

佛家的理论不可以治天下,原因是释伽牟尼要尽绝事物,求一个解脱尘世苦海的路径,把心看做幻,归入虚寂去了。

三家“解苦”的方向不同,儒家想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道家主张个人的长存和逍遥游,佛家希望拯救众生摆脱轮回之苦。

就学问来说,圣人看到的“苦”相同,发心救世人的“心”相同,但是,找到的路径不同,修行方法也不同。

交流回顾

《传习录》钱德洪录五: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

【尊重本色、正道前行】

王阳明说:

“道家讲一个‘虚’,一语道尽,圣人也没法在那‘虚’上再加一丝一毫的‘实’。佛家讲一个‘无’,也说绝了,圣人也没法在那上面再加一丝一毫的‘有’。

道家讲‘虚’,是从养生说;佛家讲‘无’,是要逃离生死苦海。这都是自己的私意了,在‘虚’和‘无’的本体上,又加了些意思,这就不是虚无的本色了,有碍把握本体。”

阳明先生倡导“致良知”,

首先,良知是天理、天道,

要尊天理、循天道;

其次,良知离不开万事万物,

万事万物也离不开天理、天道。

佛家要尽绝事物,把心看作幻想,

逐渐随入虚寂中去儒家道家佛家在文化上的区别有哪些

与世间事物毫无交涉,

所以佛家不可以治天下。

儒家文化倡导: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孔圣人更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言传身教、诲人不倦,

为国为民、周游列国、传道授业。

对于“异端邪说、奇谈怪论”,

儒家文化教诲人们:

学正学、走正道;

天道酬勤、不断精进;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巴菲特讲过一句很经典的话:

“走正道,路越走越宽。”

芒格也曾说过:

我们始终对基本的道德和健全的常识孜孜以求。

【简单感想】

读罢本篇,对“致良知”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但可惜对传统文化、古代经典了解非常少,只能简单谈谈感想。

哲学讲究个最底层逻辑、最核心理念,也就是“一”,从“一”生万物。佛家、道家提倡的无和虚,可能便是这最底层的公理,以此引申出万千智慧法门。心学或许也是如此。

我所理解的阳明先生想表达的意思可能是:不管是“无”、“虚”、“良知”,其本意可能都是指以一颗悲悯之心、一双客观之眼,虚怀若谷,不带偏见地包容、审视世间万物。但是一旦向其中加了某种私人目的,似乎就成了“门户私记”,格局一下便小了很多。再看事件万物,难免会带上有色眼镜,就做不到绝对的客观了。佛家把“无”加了“出离生死苦海”,道家把“虚”加了“养生”,有了这层主观色彩,似乎就把路走窄了。

文末所说的“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便是这个意思。当你先入为主地带有了某种狭隘的偏见,以立场站位、关系亲疏论对错,这境界就低了。

心怀善念、虚怀若谷、海纳百川,这代表了一种理解世界、接纳世界的方式。但这里其实有层隐含的意思,即承认世事复杂性、多样性的存在。若世间万物都是一个样子,又何须区分“外在”和“本色”?又何有“子意思”和“本体”一说呢?“海纳百川”的前提是“百川竞流”。所以,阳明先生可能有另一层意思在里面:以良知观世界,但允许这良知以多样的形式存在。

不由反思自己的心境,很多时候主观性还是太强,如果对方想法、态度和我不一致,虽然我能从理性上“理解”他的选择,但是情感层面还是会带有诸多主观好恶。

在面对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时,我基本能做到理解、包容、客观。但是《传习录》钱德洪录五: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在面对一些认知、态度可能有差距的人时,我就比较容易不耐烦了。比如可能会接触到一些比较刁蛮、不讲道理的客户,虽然表面上能尽量装得和善,但是内心会挺别扭,觉得对方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心情,处理客诉时,远远做不到自己的某些销售那样有耐心。

这可能有某些更深层次的原因,暂时没搞清楚,还需结合后续学习持续领悟。

《传习录》钱德洪录五: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

《传习录》钱德洪录五: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

【无止境的明明德】

大学作为儒家的入门之学,开篇就讲明明德,光明人本来就光明的德性,这个还不行,还要止于至善。达到光明再不能光明的境界。

养生,脱离生死,也是光明之心上的尘埃而已。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也是顺应天理。

阳明先生活了57岁,有人认为不是圣人,没有得到圣人应有的寿命。

孔子说颜回是接近圣人的人仅活了三十几岁。圣人为己,只是在大本上用功,都不考虑自己的生死。何必为圣人而担心。

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谋道不谋食,吃饭、生死,不是不重要,而是在道面前,一切都不重要了!

这段感觉挺难,翻看多篇依然没有研究清楚这段话的真正含义。

大致理解下来是先生对于儒释道关于对“虚”和“无”的理解,突出了儒家对“虚”和“无”理解的大中至正,不偏不倚。

良知本体不生不灭,无善无恶,良知是虚无的本体,率性而为,洒脱自在。

儒家的“致良知”无需在”无“上再多添加其他的意思。

圣人只是顺应良知的发用,天地万物都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之中,何曾有一件事物在良知的外部发生,成为良知的障碍的?”

《传习录》钱德洪录五: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

先生真是知识渊博,儒、释、道各个精通。站在更高的高度看儒、释、道的区别。让我们窥见一斑,总体上有个了解,并指明了向。

道家讲“虚”,多了一份养生的私意;佛家讲“空”,多了一份脱离苦海的私意;先生讲致良知,恢复万物本来的样子,回归本体,不夹杂一点私欲。

让我们明白世间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天道客观的显现,顺其天道而行,方能万事皆通。

【良知自足,三教归心】

01选录起讲

这一节,阳明先生讲的儒释道三家在本体上的区别。阳明论述良知为自然无滞、全知全能的存在儒家道家佛家在文化上的区别有哪些,而他认为道家的“虚”和释家的“无”,在观物的时候会新增杂念,而阳明认为本体应当是包含了万事万物并具有认识能力的。

02经言阐释

阳明本章是否定道家和佛家的本体“虚无观”,他的论述逻辑是,既然佛道两家认为本体心境应当是虚无的,那么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会增加其他的欲念,这就使原本空无的内心有沾染了,所以在世上必然会有各种困苦和杂念,这显然是给本体修养增添了障碍。

阳明认为他的本体——良知是全知全能的。它不要求人离开事物去修行,而是顺着自然性情去作为。阳明认为良知也有虚无的特性,只不过这种虚无是犹如天空和空气,变化无形,容纳万物。

最后一小节,他还谈轮到异端的问题,这里我认为意思是说,那些连普通民众都能明白的大道理,就是儒家广宣传的仁义礼智,那些具有思辨性和门槛的知识,就是异端学说。这里其实还是在证明,儒家知识就是来自于日常的习惯、德性和伦理,并非是什么奇闻异说,高端道理。

03群论汇谈

这一章其实可以看出,阳明的心学其实是融汇了三家的,驳斥的观念,基本也是唐代三教合流之前的常见观念,正因如此,后期许多学者试着调和一些矛盾点。在中国发展壮大的“大乘佛教”所言的“无”,是和“空”相应的概念,都可以指“没有”的意思,同时也可以指自然而然的那样一种虚空状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指有相的世界,五彩缤纷的实体世界,空则指无相世界,与之相对,佛家认为“色”是假象,“空”是真实的,可以理解成,不要被事物表象所迷惑,而是遵从内心的直觉判断。阳明恰恰就是继承了这点。

阳明最后关于“异端”的论述,很类似《道德经》“绝圣弃智,绝巧弃利”的观点。真正的正统学说,应当是大道至简,以至于不识字的民众也能明白的道理。反之,那些异端邪说,往往乱人心志,迷惑人心。

阳明说:“吾尽性至命完养此身谓之仙,吾尽性至命中不染世累谓之佛。”其实就是强调一点,吾性自足。

这也是承继了老庄和禅宗的一些观念,只不过最后把这指向人世间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像庄子导向超越,像小乘佛教导向虚无。

04真理颂赞

虚无生念,本体有碍。吾性自足,三教归心。

《传习录》钱德洪录五: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

《传习录》钱德洪录五: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

加入伯贤书院学习《传习录》数月以来,在院长的引领下,在诸位同学的启发下《传习录》钱德洪录五: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对阳明心学的领悟渐渐深入,收获颇大,感触良多。

现篡改日本“近江圣人”的一首诗来表达一下我学习阳明心学的感悟:

致知格物学不新,皓首穷经意未真;

天佑夏阳令至泰,如今心地似回春。

【良知包罗万象】

先生说:“天地万物都在自己的良知范围之内”。

道家的“虚”和佛家的“无”他们在本体上有养生或脱离苦海的私意。

据说先生结婚当晚是和道士一起。

后面有研究佛法,在寺中“当头一棒诃”把一个入定的和尚给“唤醒”。

先生点评道、佛两家,是本身就很懂两家的优点和不足。

先生最终以“孔孟思想”为正统,可能是觉得儒家文化和人相处比较和谐。

佛家讲究“出世”道家的“隐世”不如儒家的“积极入世”。

儒家是“拿得起”,佛家是“放得下”,道家是“想得开”。

每一个正统的宗教都是向善的,为了人类幸福。

阳明心学的致良知,就是遵从自己内心内心,不管你是喜欢道还是佛还是儒,只要内心安宁就好。

就像“天南四句”:学习可以学习的;努力可以努力的;帮助可以帮助的;得到可以得到的。

学习、努力、帮助、得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顺序却不能打乱。

不管你喜欢哪个宗教,中外圣贤都不会苛求,因为,他们的心中是宇宙,包罗万象,人,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传习录》钱德洪录五: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

伯贤书院

伯:取自伯牙、伯安(王阳明字),伯涵(曾国藩字)、伯乐之意。

贤:亲近圣贤,立志成贤,贤贤易色之意。

书院:古代的书院文化,作为民间的论道场,是读书人内心的向往。

学习圣贤,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发愿共修十年,并在因缘具足时,成立一所线下的书院,形成学以致用的特色课程,让梦想照进现实。

每一位为改变而学习的你

唯有时光

《传习录》钱德洪录五: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

从不撒谎

添加学委微信 | 加入十年共读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chuangxinguoxue.cn/fujiasixiang/798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