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佛家思想

如来佛祖在大雷音寺开了个会,佛祖凶场,是非恶海

如来佛祖在大雷音寺开了个会,佛祖凶场,是非恶海

唐朝似乎是一个盛世,盛大到纵观中国五千年没有哪个朝代堪与并肩。在一个儒教盛行的时代,大唐的唯一宗教似乎就是儒家。可偏偏就在这时候,如来佛祖在大雷音寺开了个会,声称他眼中的大唐“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是个口舌凶场,是非恶海。”看来佛祖对极乐的要求显然要高于凡夫俗子。既然如此,“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向善。”,其含义无非就是“儒家无能,佛祖求世”,由此引出了唐僧西行。

经是佛家圣物,面对儒家思想统治下的如此的“口舌凶场,是非恶海”,似乎只有以佛祖经言才能代替儒家拯救俗世,如此说来《西游记》板上钉钉儿的是部弘扬佛法的书。在书中不仅唐三藏时不时双手合十向西天而拜百求百应,观音、菩提、文殊等佛家首脑也悉数登场,处处显得我佛慈悲佛恩浩荡。

但是细究起来,似乎又哪里有些不对。

悟空出世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寻个长生不老的法儿”。长生不老,是货真价实的道教理念。他师父菩提祖师,全名叫须菩提,是佛陀十六大弟子之一,但是佛教中的菩提老祖,看打扮,器物,谈吐,住所,包括本领神通,却又都是道家描写。

孙悟空炼就火眼金睛是得益于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太上老君、炼丹,这也都是道家才有的;玉帝这人,本就是道教中人,太乙真人也是道风仙骨的道家鼻祖如来佛祖在大雷音寺开了个会,佛祖凶场,是非恶海,就连土地爷、城隍爷这些形象,全是道教的人物,在西游记里也频频出现。

如来佛祖在大雷音寺开了个会,佛祖凶场,是非恶海

可是西游又说太上老君是住在兜率天宫。而这兜率天宫,却是佛教六欲天中的一层,弥勒佛未成佛时修炼的地方。而道教中太上老君应该住在大赤天太极宫。

混搭的西游啊……

西游,不是表面上的佛教一统理论的著作,中心思想不是宣扬佛家致胜论。普通人一听到这名字就以为它宣扬的只是单纯的佛家思想,这理解有偏差。

“如来传经,唐僧取经“,这就是“一句话西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然是佛教为主。但细读下来佛家是什么思想,小说里处处是炼丹、长生、道家的功夫、手段、思想,连观音下凡,也要借道观暂住,这里不仅仅是住的问题,而是说佛家是什么思想,“没有道家,佛家就吃不上喝不上住也住不上”。

取经路上,各路妖怪神勇广大,却多是仗着道家的宝贝,很多妖怪把一身行者打扮的孙悟空打得狼狈不堪,道家法宝纷纷上场,似乎道家才是无所不能,而佛家功夫再强,意志再坚定,也无法战胜道家。即便最后不得不让孙悟空灭了妖怪,也是剧情的大方向决定的,而孙悟空一人之力不胜,请来的也多是道家神仙帮忙。

如来佛祖在大雷音寺开了个会,佛祖凶场,是非恶海

小说里处处都有贬低佛家的味道。甚至有逻辑严密的反对佛家的观点。天宫也是够乱的,有性骚扰、有行贿受贿,有屈打成招,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佛家很肮脏,倒是道家全是三好学生。

把佛家描写得像一个现实社会如来佛祖在大雷音寺开了个会,佛祖凶场,是非恶海,而西游里揭露的都是社会的阴暗面。也即佛家的阴暗面。

观音、普贤、文殊三大菩萨的坐骑都因为各种原因下界为妖。这分明就是遇人不淑,老子不给你干了;甚至连寿星的白鹿、观音养的金鱼都不甘心受佛家的清规戒律管辖,纷纷叛逃。

最精彩的就该算大闹天宫了吧。孙悟空从道家修来法术,却把天宫闹得一塌糊涂。这一局还是道家胜。

西游里功夫最厉害的,比如孙悟空、哪吒、二郎神等等能在兵器谱上排得上的,都是道家人物。佛家出场就逊色得多了。大多只是靠几句经文就以智取胜罢了,并非真实本领。

如来佛祖在大雷音寺开了个会,佛祖凶场,是非恶海

最明显的,唐僧是纯正的佛家子弟,却弄不过道家出身的孙悟空,只好靠一只金箍来约束徒弟了,师父的无能一目了然了;最具暗寓意义的就是,从道家学到了天大的本事,还要辅佐佛家的无能师父佛家是什么思想,这似乎是佛家更胜一筹,但是反过来想,佛家再法力无边,也要靠着道家的悟空保护才能成行。佛家实在没招了,制服道家用的都是强制手段甚至是欺骗手段而不是真实本领,孙悟空的箍就是被骗戴上的。

整部西游,就是佛家和道家在斗法。

但是在佛教当道的社会里,自然还是要把正面形象留给佛家的。于是最后还是邪不压正,取经成功,于是天下太平。

并不是说由此就可以认同佛家为主的西游,而是说,至少西游并不是佛家的主战场。至少是五五开的,是佛道儒三界通融的结果。但其中实在也不乏贬低佛教这个天下第一大教的味道。

悟空刚刚护送唐僧上路就打死了六个强盗。这六个强盗是什么?分别名叫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无忧。眼耳鼻舌身意,这是佛家的六根。

普通意义上的讲解是说,悟空如此一来,做到了六根清净。可是啊,再想想,这六根,是被看做强盗的。

而且,悟空都六根清净了,却被佛家(他师父)怪罪,他师父修行高深却并识不透这六根清净,算不算道家对佛家的讽刺?而悟空正因为打死了六根,结果被师父带上了箍。这又是道家对佛家扇了一记耳光。

通篇佛家形象的西游,主角是孙悟空,虽然最后成了斗战胜佛,但是别忘了,他师父普提老祖,那是纯粹的道家人。隐隐地感觉,佛教再牛,我们道家也是一人可敌千万,只派一个猴子出场,任你什么佛祖圣界,都被闹得鸡犬不宁。

上面提到的普提观音寿星文殊等佛祖的坐骑下凡之后,炼的都是道家的法术。如果佛祖身前舒服自在,下界干嘛?下界了就抛开佛家经卷,练起了道家的功夫。看来还是道家的法术比天天念经管用啊。

普遍意义上的西游是佛教一统的观点,这观点是值得怀疑的。西游更多的还是借佛教之手,兴道家之法。有点替道行道的感觉。或者说,侧重于给道教扬名立万。毕竟在西游里,佛家有太多的不堪,淫乱,行贿受贿,吃人情要回扣,各种现在社会里的丑恶现象,在西游的佛家都能看到。

倒是道家的圣洁风度,在西游里无处不在。虽然那些妖怪似乎也都是道家的修炼,但是毕竟这书成型于佛家当道的时代,也只能用佛必胜道做表面文章。所以作者写了个和尚取经的故事宣扬佛教,没写一个小道士下山历尽艰辛的故事。但是细读,却处处是道家的胜利。

如来佛祖在大雷音寺开了个会,佛祖凶场,是非恶海

就连唐僧这称号也很有讲究:虽然冠以唐名,其实并未得到朝廷的允许,真实事件中的玄奘西行算是偷渡。而给孙猴子起名“悟空”也不妨看做是整部西游的中心思想:

空是无所有,又是无所不有。

佛讲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是入世的哲学;道教讲不染尘埃,讲跳出三界外,讲出世的修为。空本就是道教的东西。

整部西游其实正是体现了儒佛道三教的争斗史和融合史。僧儒道这三大教,既无法唯我独尊又不忍心别人一枝独秀,于是最后的结果自然就是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断不能截然分开了。

三家共同肯定的思想体系中,敬父母,带慈悲,空自我这三点,成为所有中国人的支撑,也成为中国宗教的统一理念和信条。

于是,悟空一词,不仅是名字,更是道义。

儒僧道三教,本就是互通的,很多观点都一致。“色即是空”是佛家心经里的名句,但是道家也讲空,儒家也讲空,空这个词,是儒僧道三教全都遵奉的一个修身标准。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chuangxinguoxue.cn/fujiasixiang/703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