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艺术 > 民间艺术

闽南文化:民间文学的精神之源

闽南文化:民间文学的精神之源

浅析民间文学与闽南文化精神

【摘 要】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和生活中创作出来的一种民间口头语言艺术,是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闽南民间文学作为扎根于闽南地区的文学,紧密地伴随着闽南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其表现形式不一、风格多样,却始终透显着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民间文学;闽南地区;文化精神

生活在福建沿海地区的闽南人,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创作出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巧妙地传达了闽南居民的传统美德和闽南文化精神,对维系和稳定闽南人文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刻苦耐劳

刻苦耐劳是闽南人在艰苦的自然条件和严酷的社会斗争中锻炼和培育出来的一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闽南民间文学中有很多内容是描写劳动的,许多歌谣、谚语、传说故事都是以劳动为主题,歌颂勤奋和刻苦的劳动人民成了这类民间文学的特征。如《搬运号子》、《喂猪调》、《放牛歌》、《天黑黑》、《牛犁歌》、《做田谣》、《耕作歌》、《种稻歌》、《讨海掠鱼人》、《三轮车夫》、《烧肉粽》等等就是对农耕渔猎生活的描绘。这些歌谣尽管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但大都体现了闽南人刻苦、勤劳、节俭、精明的精神品质。

闽南谚语中歌颂劳动和勤奋的更多,如“全家勤,厝前厝后出金银”、“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勤勤俭俭粮满仓,大脚大手仓底空”等,对于那些好吃懒做的人,俗谚则给予辛辣的讽刺,如“食若牛,做若龟”、“做墙相推挨,食饭争进前”、“食饭若武松打虎,做代志若桃花过渡”、“未食看饭斗,食饱看海口”、“食饭用碗公,做工作闪西风”。①(p1088)

刻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闽南民间文学对这一美德的反映既全面又深刻。它充分表达了闽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追求与向往。闽南文化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这一传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自强不息

从中原迁移而来的闽南人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生活除了靠天命更要靠自己,谁先努力拼搏,谁就可以先别人一步富裕起来。因此他们十分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勇于进取、知难而上的拼搏精神。这种冒险拼搏的特点在历史长河的酒窖中,发酵成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风范,构成了他们“敢为天下先”的文化心理素质。②(p48)

闽南人排除万难以求成功的进取精神,在民间故事中得到了丰富表现。如《瓮仔周巧雕转头狮》讲述石雕学徒瓮仔周敢于冒险打破传统开拓出南派石狮的独特技艺而获得成功;《圆人会扁、扁人会圆》讲述一位孤儿跟随堂叔冒险出洋谋生,通过自己的拼搏奋斗,终于成为有名的富商,而原先得意一时的大富户,却因为坐吃山空沦落成了破落户。③(p100)还有《穷无穷种,富无富栽》、《靠自己建大厝》、《姑嫂塔》、《荒岛得宝》等故事,也都生动地表现出了只有敢于冒险、自力更生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这种“自强不息式”的民间故事,充分传达了闽南人坚强不屈、开拓进取的决心和信念。

很多闽南语歌曲也反映了拼搏这一主题,如《爱拼才会赢》、《青蚵仔嫂》、《有酒矸通卖无》、《一定会成功》、《憨人歌》、《人生舞台》、《忍》等,其中最突出的当属《爱拼才会赢》。这首歌生动地把人生比喻为海上的波浪,难免有高低起伏时,为人只有敢拼敢搏,奋勇前进,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整首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几分催人警醒的味道。《青蚵仔嫂》赞扬了青蚵仔嫂“运命好歹是免计较,打拼一定会出头天”的生活态度,反映出闽南人认命却又不屈服于命运安排、敢于抗争的性格。《浪子的心情》、《男儿的本领》、《振作》、《免失志》等歌曲从另一个角度激励那些曾经失败过的人,振奋精神重新面对生活的挑战。

民间谚语也有很多内容是反映这一精神的。像“宁做鸡头,不当牛尾”、“输人毋输阵,输阵就歹看面”(“歹看面”就是没面子的意思)、“牛仔出世十八跌”、“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只要敢死,阎罗王也惊你”等鼓励着人们要有志气,自强不息。

三、正道直行

坚持正义,追求真理青州民间艺术,崇尚气节,这是闽南文化精神的又一基本特点。在闽南民间文学作品中,对符合人类共性规则的张扬,对忧国忧民、忠心报国、正义仁爱、德政义举、善心善行的赞颂比比皆是。

闽南的戏剧中,上自清官廉吏,下至贫苦大众,都可以作为反映这一精神的主人公。他们在矛盾冲突情境下作出严峻的选择,如:昏君当道,是顺是谏;名利当前,是贪是廉;恶霸横行,是斗是忍;不义之财,是取是弃;家族遗产,是争是让;老弱病残,是欺是扶的选择,都体现了对善良、忠诚、仁爱、正直等价值的自我追求,从而形象化、理想化地表现了闽南人性格中的正义感、责任感。高甲戏《单刀赴会》、《困河东》、《狄青取珍珠旗》,歌仔戏的传统曲目《七侠五义》、《精忠报国》、莆仙戏《春草闯堂》等等,这些剧目题材所表现和歌颂的,正是闽南人所崇尚的重情尚义、侠义肝胆、不避艰危、英勇无畏、豪气冲天的英雄气概。

闽南民间故事中,有许多是歌颂正道直行、舍已为人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的。如《义婢》、《聚宝盒》、《有孝感动天、无孝遭雷打》、《鬼报恩》等。像《义婢》,通过富贵之后的婢女小香不忘资助家道中落的故人的故事,弘扬了一种有情有义的人文精神。还有表现正直仗义精神的《林俊飞锏除暴》,也是以动人的故事演绎褒扬了这种传统美德。闽南人正是通过这种“扬善惩恶式”、“知恩必报式”的民间故事来表达他们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优秀美德闽南文化:民间文学的精神之源,鞭笞残暴虚伪、骄横丑恶的思想观念。

闽南地区的许多时政歌,用形象的语言将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愤懑和抗议编成歌,唱出心中的不平和愤怒。如平和的《旧社会黑暗天》、漳州的《农民歌》和《长工谣》等。这些歌曲表现闽南人不畏强权、敢于直面人生的人格精神。

民间谚语中,也有很多反映劳动人民做人准则的,如“鸡蛋密密也有缝”(以鸡蛋比喻人做了坏事,欲盖弥彰是不可能的,除非己莫为)、“?h贪囵鸡罱”(喻心存贪念的人,干了偷鸡摸狗的事,迟早会像鸡因贪吃而落入鸡笼一样被捉住,甚至进了监牢)、“仙人打鼓有时错,脚步行差谁人无” (喻错误难免,要及时更正)等反映了闽南人对正直的追求。 四、求是务实

闽南地区是一个移民的社会,严酷的自然环境,移民的生存意识,孕育了闽南文化的务实精神,使得立身处事讲究脚踏实地成为闽南人的主要性格特征之一,而这一特性在民间文学中也有很深的反映。

在闽南的民间故事中,当地民众关于神灵超人力的想象和崇拜,都潜藏着崇尚实用的深层动因。闽南人对神灵的信仰通常不是为了寻求指引或心灵的安宁,而是为了求取某种利益,例如升官发财、多子多孙、平安健康等等。也正因为这样,凡是能够帮助到民众的神灵,都成为了他们崇拜的对象。例如“洛阳桥”系列故事当中,《夏得海投书海神》的海龙王、《观音化美女》的观音菩萨、《八仙显神通》的八位仙人,这些神灵都能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出现,发挥保护民众的功能。可见,闽南人对他们崇敬其实都是缘于这些神灵实用性的本原。这种“唯灵则信”的心理,突出反映了闽南人讲究实用的文化精神。

而对那些工作不踏实、投机取巧的年轻人,生活歌谣也常常加以批评和讽刺。如流行于闽南一带的歌曲《找头路》,讲述了年轻人一年到头因为觉得工作太辛苦而不停更换工作的经历,在平实的话语中浅藏着只有脚踏实地工作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

在反映闽南人崇尚实用的心理方面,民间谚语较为典型。如“杀头生理有人做,蚀本生理无人做”(“生理”,即“生意”)、“有偌大的脚,穿偌大的鞋”(意喻事物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无鱼虾也好”(意喻退而求其次)、“未学行,先学飞”(讽喻人办事急躁,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三两人讲四斤话”(讽喻言谈不切实际)。这些都生动表现了闽南人民实干、崇尚实用的传统。

五、积极乐观

积极乐观、知足常乐是闽南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正是由于“知足”,所以闽南人性格活泼开朗、心胸豁达、处事乐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很容易感受到闽南人这种充满世俗享乐色彩的性格特征:他们既崇尚拼搏进取又注重修身养性,既褒扬勤俭持家又讲究生活享受,既鼓励精明能干又倡导难得糊涂。④(p147)当地一些民俗谚语把闽南人这种豁达乐观的天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一枝草,一点露”、“赚钱有数闽南文化:民间文学的精神之源,身命(身体)也要顾”、“有赚就有了(亏本),会开(开支)就会赚”、“时到时担当,没米煮蕃薯汤”、“平安恰赢大趁(赚)钱”等等,都很形像地诠释了闽南文化独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方面积极用自己的双手去打拼创造未来,另一方面也不忘记在适当的时候静心享受生活。

在过去的闽南农村里,经常有老人在村头巷尾唱着《劝世歌》。这首《劝世歌》劝人为人处事要遵守道德仁义,对于荣华富贵,表达了知足常乐的态度。歌曲《欢喜就好》则唱出了闽南人对人生的乐观态度:人生海海,很多时候只要我们能够摆正心态,就会过得更快乐;对事对人,只要欢喜就好了。类似歌谣还有《空笑梦》、《酒国英雄》等,这些歌谣都表现了闽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六、团结协作

闽南族群的主体是中原移民,饱受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之苦。来到蛮夷之地后,他们迫切需要和谐共处、患难与共的群体精神以对抗其他对立势力,求得生存安定,所以整个族群具有很强的凝聚性与向心力。闽南文化高度重视群体的协调、和谐与统一,强调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民间有谚语说:“金好银好,不如情意好”、“人敬咱一尺,咱敬人一丈”、“若要人敬己,必先己敬人”、“家和万事兴”、“隔壁亲家,礼数原在”、“看戏要知戏文内意,做人要识人情义理”、“忍气求财,激仔相杀”等。芗剧的经典曲目《保婴记》讲述了家庭之间、邻居之间的互帮互助,尽管故事的情节比较简单,却流露出闽南地区邻里之间相濡以沫、克己为人的温情。

团结、友爱、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一直是闽南民间歌谣中经常歌颂的主题。如流传于泉州的《好兄嫂》唱道:“走船靠船舵,簸粟靠米箩,阮厝一家真好势,全靠阮兄嫂。好脾气,好人缘,疼小姑,敬公婆,一家伙,真和和,厝边头尾拢呵?k。”首句用比兴手法,把兄嫂比喻为家里的主心骨。由于他们能够处理好家庭的关系,使一家人团结和睦,因而成为乡里邻居称赞的对象。这里用浅显的比喻说明了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反映出群体协调的贵和精神已经深入闽南人的内心世界。亲情歌《牵囝牵孙》、《阿姑来》、《阿公欲食韭菜汤》等也都表现了亲情的可贵,教育人们要珍惜亲情,孝敬长辈,友爱兄弟。

总之,民间文学是研究闽南文化的重要文献,其中所蕴涵的闽南文化精神为我们考察闽南历史文化和民众习俗提供了丰富资料。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更好地去了解闽南人丰富多彩而又与众不同的精神追求。更为重要的是,闽南人在民间文学的传承中,通过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逐渐接受这些精神的影响并把它们当作个人修身养性的一种标准,以此引导自己的价值取向。因而,借助民间文学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推进闽南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强闽台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注释:

①蔡武璋.闽南文化与台湾闽南谚语[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

②周英洁.闽南商业精神的历史文化解读[j].商场现代化,2007(10).

③戴冠青.民间想象中的文化盛宴――论闽南民间故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7).

④郑渺渺.民间叙事与精神追求――闽南民间故事中的民间信仰[j].文艺争鸣,2006(5).

12

闽南旗杆石文化研究

【摘要】 文章一方面介绍了平和县霞寨镇新寨土楼前旗杆石的文化价值与保存现状,另一方面又在分析旗杆石保护工作诸多难点的基础上,对保护旗杆石文化提出了一些有效方略。总而言之,本文的写作是希望为保护闽南原生态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土楼;旗杆石;科举文化;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j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保护原生态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的增强,对闽南土楼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多,发展土楼旅游的策略也有很多,但对代表土楼家族荣耀的旗杆石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却十分滞后。本文主要聚焦于平和县霞寨镇现存的土楼旗杆石,我们认为,在保护土楼文化及发展土楼乡村旅游的同时,社会民众均有必要重新认识旗杆石的文化价值与保存现状,并在新的起点上制定旗杆石的保护方略。

一、旗杆石及其文化价值

位于福建省南部的平和县由王守仁而始置,是客家文化、闽南文化的交汇处,其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至今,在平和县大地上仍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主要是土楼和大厝。这里作为家族群聚生活的土楼建筑数量之多,造型之奇特,无不体现了本地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今天,代表着家族荣誉的旗杆石依然巍然屹立在这些土楼前,它们古色古香,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不仅是文化景观,也是地方旅游景点。在封建科举时代,一个地方竖立的旗杆石越多,显示这里的科举荣耀也就越多,继而折射出当地文风鼎盛、人杰地灵的人文风貌。平和县素有兴学重教、尊师敬贤的优良传统,人才辈出。自平和建县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止,全县计有(已知)进士60多名(其中状元、榜眼各1名)、举人290多名。[1]703按照封建科举制度及家族规定,可以想象当时竖立在平和县大地上的旗杆石是多么壮观,可惜经过百年风雨,留存的已为数不多。

旗杆石是用来固定旗杆而制造的一个基座。旗杆石来源于封建科举制度,历史上,为表彰获得功名的族人,家族会在宗祠、府第或者土楼前竖立旗杆石,以显示其功名和光宗耀祖,并供人参观、凭吊,它是作为家族、个人名誉的象征而存在的。

旗杆石由精选的条石拼接而成,大部分底座侧面都有精美花草、祥云一类的吉祥图案和其他装饰物浮雕。目前,在幸存下来的实物当中,保存较好的属霞寨镇西安村新寨土楼前的旗杆石(图1),其底座的四个侧面都有寓意祥瑞的石刻图画,图案各异,线条简洁优美,寓意丰富,风采传神。底座上方竖立两块旗杆夹石,旗杆夹石刻有“道光之末乡试 恩科中式副举人黄中立”,每块夹石各开两个通孔,上孔为圆孔,下孔为菱形孔,通孔边上刻有风车纹、菱形花纹(图2),旗杆夹石主要起到固定旗杆的作用。按照规定,旗杆石底座有三种形状,代表三种官阶:秀才基座是四角、举人为六角、进士和四品官位以上的为八角形状。[2]由于历史和人为原因,旗杆主体基本已?o法寻觅,只有残存的旗杆石作为历史的见证。

旗杆石凝重、显气势,虽然雕琢成本高,但可长久保存。现在存留的旗杆石无不是经过百年风雨的消磨冲刷而侥幸留存。有赖于这些幸存的旗杆石,我们现在才能够窥探它们的内在肌理和文化内涵。毫无疑问,旗杆石是我们研究民间习俗、历史的重要佐证。价值评估认定是保护行动的前提。根据旗杆石的特点及所处的环境综合分析,可知其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术研究、社会教化、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

(一)重要的学术价值

屹立在土楼前几百年的旗杆石,融合了民俗学、民间文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旗杆石来源于封建科举制度,必然涉及到科举文化研究;竖立旗杆石是因为族人获得功名,以示纪念、彰显家族荣誉并将其载入家谱,涉及到家族文化的研究;闽南人民惑于风水之说甚深,认为旗杆石的摆放位置会关系到家族的吉凶祸福,必然涉及到风水文化研究;土楼蕴含着家族血缘凝聚力、向心力,反映了强烈的家族伦理制度,并且土楼家族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鼓励族人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因此必然涉及到土楼文化研究;旗杆石的造型及图案雕刻融会了艺术创作及民间故事,不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形式方面,旗杆石都具有重要的跨学科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社会教化的价值

就旗杆石的社会教化价值而言,主要体现在劝学和尊祖敬宗方面。旗杆石静静地矗立在土楼前青州民间艺术,供人凭吊,但其更多的是在向世人诉说族人当年读书的辛勤与获得功名后所能得到的荣耀,以此勉励族人发奋读书、积极上进、自强不息,为家族争光,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当时的劝学主要还是推崇儒学的教化,以入仕途为荣。

尊祖敬宗不仅体现在敬重在世的前辈,也体现在“慎终追远”,更是体现对家族的认同感。科举时代,考取功名的族人返乡拜祖、立旗杆,可以光耀门楣,但更主要的是感念祖先的恩赐,这是对家族最大的认同。

(三)文化传承价值

在封建科举时代竖立旗杆石要涉及到民俗、艺术、行业、宗教等内容,研究旗杆石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旗杆石的选料和雕琢需要石匠,旗杆石的堆砌需要泥匠,有些还需要铁匠、漆匠等,这些工匠技艺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跟家族的兴旺紧密相关。在工匠技艺的传承过程中,血缘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家族既是技艺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技艺的惟一受惠人,人们凭借着这些秘不传人的祖传技艺,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的家族地位。[3]85

再如,旗杆石上寓意吉祥的石刻浮雕图案,简洁素雅,寓意丰富,赋有民俗、宗教和神话传说的内容,如葫芦飘带(图3),葫芦,谐音“福”“禄”,又寓意多子多孙,配饰飘带代表着福禄万代(带)或者子孙万代。这些图案及寓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此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文化传承中应特别注意。

二、旗杆石保护的难点

旗杆石是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历史见证物,在历史风雨的冲刷中,朝代更迭,人事全非,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载体破坏严重,能够侥幸留存下来的旗杆石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历经数百年的风吹雨打和历史变迁,旗杆石逐渐消弭。受到战争和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的破坏,有些被拆除用于铺路砌墙,有的直接被砸断,散落在田间,无法辨认。

(二)分布于各个村落,统一保护难度大。霞寨镇有二十几个自然村,代表着科举荣耀的旗杆石分散在各个村落的土楼前,山区土楼分布比较散,而且旗杆石与家族的兴旺密切相关,族人不允许将其移走,所以文物保护单位无法将其统一存放管理。

(三)文物保护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的人才。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却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保护,民间及有关单位对旗杆石的保护意识淡薄。族人在修族谱续族脉的时候往往也忽略了旗杆石的保护。虽然科举制度一直影响着民间社会生活,但乡间却难寻与旗杆石有关的文献材料。同时也缺乏专业的人才,缺少对旗杆石文化的研究,以至于无法及时挖掘和保护文物。

(四)经费不足。平和县属于贫困山区,财政收入有限,可用于文物保护的经费少之又少,这是制约旗杆石保护和发展的一个瓶颈。

(五)对于文物的“异地搬迁”。随着土楼文化名气的提高,一些无良的“开发商”、文物贩子打着“保护”土楼文化遗产的旗号,对土楼文化、旗杆石文化进行掠夺,情势严重。许多建筑构件被转移、被偷盗贩卖,文化生态环境被损毁的形势十分严峻。

三、旗杆石的保护方略

历史的长河东流去,承载着先民荣誉印痕的旗杆石却没有被一概抹去。但必须注意的是,今天??存在平和县大地上的旗杆石已经为数不多,我们有责任记录历史,探寻湮灭在荒地中的旗杆石,有责任把平和县旗杆石的历史揭示出来。对于保护闽南地区旗杆石文化,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普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旗杆石在平和县霞寨镇很普遍,乡民只知道它们的存在,不知道它们的价值,更不知道是文物,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更是陌生,所以随意破坏旗杆石的现象层出不穷。我们应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全民文化生态保护意识,重视旗杆石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依靠全民参与保护旗杆石。

(二)促进高校科研力量与平和县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在旗杆石部件缺失的情况下,用图片去展示和保存就无法进行,如果相关信息还存留在一些长者的记忆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录音、摄像、笔录等其他方式加以抢救式的采集,以便最终编制成册或者电子归档。还可以根据史料研究成果指导各宗族更好地修缮旗杆石。比如,2010年聚德楼族人根据族谱及散落在田间的旗杆夹石重新修缮旗杆石,但因为相关资料缺失,没能够按照功名等级区别修建底座,以至于进士的旗杆石底座与举人一样。

(三)全面普查旗杆石,把旗杆石分类、分级加以保护。希望文物部门,按照旗杆石保存的完好程度、价值等做细分,列入文物保护名录中,做到有据可查,为历史留下宝贵的遗产。要科学有序地实施对旗杆石文化与土楼文化的保护整理和开发利用。例如,安抚寨土楼前现存的乾隆年间的旗杆石和新寨土楼前的旗杆石保存完好,应将其列为优先保护名录,做到早发现早保护。

(四)政府应申请设立保护旗杆石的专项基金,同时可以利用民间力量,扩大保护资金筹措渠道。保护旗杆石除了政府资金的运用,还需要各个家族发挥本宗族的力量,筹措资金修缮、保护旗杆石。

(五)保护好旗杆石,提升旗杆石的文化价值。旗杆石与土楼文化、家族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通过艺术、民俗、宗教等方面挖掘它们的内涵,丰富旗杆石的内容。同时,秉持正确的文物保护理念青州民间艺术,切实保护好其历史文化价值,对它们进行整体性的保护与开发。

(六)整理旗杆石文化和土楼文化,申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示范点。新寨、安抚寨、钟腾村、团结村等村落的旗杆石保存较好,可以结合土楼文化旅游的开展,增加民间手工艺的展示内容(如新寨麦芽糖熬制工艺),逐步复活闽南民俗项目,使平和县文化旅游景点“动”起来。

一对对饱含风霜的旗杆石,是平和县文风鼎盛时的最好证明,是古代科举发展史的活档案,更是闽南人勇于拼搏、积极务实精神的最好表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旗杆石是先民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重视旗杆石的文化价值。保护旗杆石文化遗产,传承优秀文化,在保护中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让旗杆石文化“活”起来,不仅有利于保护闽南文化生态,同时对平和县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平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平和县志[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4.

[2]林长华.古今旗杆建筑奇观[j].建筑工人,1996(4).

[3]苑利,顾军.中国民俗学教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12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chuangxinguoxue.cn/wenhuayishu/478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