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佛家思想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主张:弘扬传统文化,二是做生态农业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主张:弘扬传统文化,二是做生态农业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关注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身和谐的思想,这种和谐思想不是被动适应自然,而是主动寻求的“天道自然”。这些富含哲理的生态文化思想,在中国流传和发展了几千年,认真回顾中华优秀文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可以找到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正确方向。

——作者简介——

恩存,恩存文化创建者,道咸斋主人,中国经典文化爱好者,70后,种过地,放过牛,骑过马,当过兵,开过车,还开过炮。没有响亮的名头,但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坚持话源于心而非阿谀奉承,即使不能因此而获得好处,但也坚持无愧于心。接下来,毕生要做的事情,一是弘扬传统文化,二是做生态农业。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主张:弘扬传统文化,二是做生态农业

其他诸家生态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除了最具代表性的道家、儒家、佛家之外,还包括很多很具影响力的思想和学说。这其中具有代表性又能引起诸多思考的有“管子”、“墨子”和 “法家”等思想,其丰富的思想中都包含着很有价值的生态文化内核。

《管子》生态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主张:弘扬传统文化,二是做生态农业

《管子》是一部集体完成的著作,其核心思想来源于政治家管仲。管仲作为齐国的宰相,便于将其思想和主张在实践中推行。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通过史实深入地了解管仲及其思想流派后人共同坚持的有关生态文化思想和主张。

一、常态“节俭”、异态“侈靡”的消费观

《管子》中包含着丰富的节俭消费生态思想,与中华传统其他诸子思想中保持着“节俭”的消费观之外,还创新提出了“侈靡”的消费新主张,但这种主张却是常态“节俭”、异态“侈靡”的消费观。“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矣。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 只要身体力行节俭消费即使不增加福祉,祸事也不会到来;如果骄傲奢靡,即使祸事不来,福祉也不会到来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主张:弘扬传统文化,二是做生态农业,就是强调君民,都应该追求一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消费的主张。“明君制宗庙,足以设宾祀,不求其美;为宫室台榭,足以避燥湿寒暑,不求其大;为雕文刻镂,足以辨贵贱,不求其观。”“故立身于中,养有节;宫室足以避燥湿,食饮足以和血气,衣服足以适寒温,礼仪足以别贵贱,游虞足以发欢欣,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坟墓足以道记。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否则,侈靡消费就极有可能导致“末产不禁,则民缓于时事而轻地利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主张:弘扬传统文化,二是做生态农业,轻地利而求田野之辟,仓察之实,不可得也。” 所以,《管子》认为,治理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 。由此可见,《管子》中提倡节俭消费是为了合理利用财富和资源,有利于物资积累与生产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既发展了生产又节约了资源。实行侈靡消费,是为了激励生产,有利于创造就业,保护民生。

当社会面临困难的时候,需要通过适度奢侈消费来调节生产和生活。节俭是《管子》大力倡导的,是其主流消费价值观;侈靡仅作为经济不振时的刺激政策,也就是政府干预调节经济的手段,而非主流消费价值观。因而,《管子》表面上对侈靡消费持有一定的肯定态度,实际上它只是应对经济不景气、生产不发展和供给不充足等经济困难之时的救急之策,其消费观念的主导倾向还是以节俭之道为基础的适度消费观。管子这种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思想较之凯恩斯的制度经济学早二千多年。

二、注重商业手段的薄税赋税观、富上而足下的分配观

《管子》提出,赋役沉重是导致黎民贫困的重要原因。“今夫人患劳,而上使不时;人患饥,而上重敛焉;人患死,而上急刑焉。” (《戒》)为减轻黎民的负担,国家应该“薄徵敛佛家的生态思想,轻征赋。” (《五辅》)“薄赋敛,则民富矣。”(《小匡》)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国家从百姓那里征收赋税是正常的,但必须在适当的范围。在一段时期内,社会财富的总量是相对固定的。国家通过征收赋税获取更多的财富,百姓的财富必然会减少。如果征收无度,百姓不堪重负,既有害于百姓生产生活,更不利于政权的稳固。《权修》篇载:“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管子》的观点:国富与民富是协同一致的,百姓富裕了国家自然就富裕了,所以要藏富于民。正如《山至数》记载:“民富君无与贫,民贫君无与富。故赋无钱布,府无藏财,赀藏于民。”《小问》篇载:“牧民者,厚收善岁,以充仓廪,……其收之也,不夺民财;其施之也,不失有德。富上而足下,此圣王之至事也。”所以,“取于民有度”,“不夺民财”,“富上而足下”是国家与黎民分配财富的重要原则。保证国家与百姓均衡财富,共同发展。

“舟车饰,台榭广佛家的生态思想,则赋敛厚矣;轻用众,使民劳,则民力竭矣。赋敛厚,则下怨上矣;民力竭,则令不行矣;下怨上,令不行佛家的生态思想,而求敌之勿谋己,不可得矣。”(《权修》)统治者生活奢糜就必然要增加赋税,赋税繁重必然导致黎民积怨,痛恨朝廷,民力枯竭则政令无法推行。如果百姓怨恨朝廷,而希望敌国不来侵略,那是无法实现的。《管子》认为,社会各阶层消费形式和消费水平存在差异,但都必须坚持节俭的原则,实用的原则。应“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 (《八观》)国君必须做出表率,才能影响官吏及黎民效仿之。

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管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儒家和道家天一合一思想不同,管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关注的是时、空、物、季节与人的生产活动相对应。《管子》思想与儒道关注天与人的道的对应关系不同,更注重人事与天事在形式上的对应关系。并希望因为这种天人对应能够带来生产的收益。《管子》的另一自然观是法“天”因“常”。他的这种自然观直接影响着《管子》的生产消费观。《管子》很明确地认识到自然界的运行有着自己的既定规律,这种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便是“常”。他主张人的活动要遵循这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才能获得正面的积极效应,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就是对这种观点的最好诠释。

——《恩存文化》编委会——

主题:恩存讲文化

宗旨:弘 扬经典文化 存贞修德求道

刊期:2020年04月13日

主编:恩存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chuangxinguoxue.cn/fujiasixiang/757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